为了提高我省农村公路设计质量,规范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行业管理行为,严把设计审查、审批关口,依据国家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工程设计规范及陕西省公路局《关于加强农村公路设计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公路设计审批及验收有关问题的通知》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农村公路建设实际及管理经验,特制定以下指导意见。
一、适用范围
本指导意见适用于县乡公路改建工程、建制村通畅工程、桥涵配套工程、危桥改造工程、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通村公路完善工程及通村联网工程等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拟升等为国省道的重点农村公路项目应按照现行国省干线公路设计及审查的相关要求执行。
二、基本原则
(一)农村公路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保证质量、注重安全的原则。
(二)农村公路设计必须满足国家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相关规范规定,并符合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批复精神。
(三)农村公路设计应尽量充分利用旧路、原有桥梁和隧道,减少占地和拆迁,降低建设成本,保护生态环境。
(四)农村公路设计应贯彻“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提高工程耐久性,保证工程质量。
三、技术标准
农村公路设计应在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B01-2014)的前提下,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地形地质条件和群众出行需要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技术标准;一般不宜采用极限指标:
(一)县乡公路改建工程原则上以三级公路为主,路基宽度不小于7.5米。确因条件受限的可适当降低标准,但不得低于四级公路技术标准,路基宽度须达到6.5米,且安保、排水、防护等必须同步到位。
(二)通村公路和通村联网工程路基宽度不小于5.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4.5米,且安保、排水、防护等必须同步到位。确因地形、地址条件受限无法达到的,应按照有关要求设置错车带,完善相关标志、标牌。
(三)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应满足交通运输部《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有关规定,并结合地形、地质条件,以钢板或钢索护栏、水泥防撞墩、水泥防撞墙等为主。
(四)通村公路完善工程应满足《陕西省通村公路完善工程实施意见》有关规定,路基宽度不小于4.5米,路面宽度原则上不小于3.5米,路面完好,路肩硬化;因地形限制无法达到上述标准时,应按照要求设置错车带;同时,桥涵、排水、防护及安保设施齐全。
(五)农村公路桥涵配套及危桥改造工程设计应当采用经济实用、施工方便的结构型式,荷载等级应不低于公路Ⅱ级,桥梁宽度不少于7.5米(桥面净宽6.5米,防撞护栏2×0.5米);并应适度超前,高于现有公路一个技术等级。
四、设计要求
(一)总体要求
1.设计文件编制应符合国家现行《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有关要求。
2.设计文件应附设计单位工程设计和工程勘察资质证书复印件,并加盖设计单位公章。
3.设计文件中设计、复核、审核人员及项目负责人、单位负责人签字应齐全,且不能用印章代替签名。
4.设计文件应附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件;当设计文件与工可批复或上一阶段设计批复不一致时,应在设计文件总说明中逐条予以解释和说明。
(二)旧路调查和评定
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前,设计单位要对旧路建设养护史及道路使用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和描述,作为设计文件编制的基础和依据:
1.对旧路基本建设和养护情况进行调查和描述,包括建设年代、设计标准、路基路面宽度、各结构层厚度、桥涵结构形式,以及防护、安保等附属实施。
2.对旧路平纵指标采用情况进行调查,特别是对不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的急弯、长大纵坡、超限纵坡、视距不良及事故多发路段应进行详细调查,必要时应进行实测。
3.路基及防护调查应以路堑段、石质挖方路段、半填半挖路段、地质不良路段及路面病害集中路段等为重点。调查需要增设防护的段落、位置,并阐述理由。
对沉陷及湿软路基路段应加强挖探调查,挖探深度应为1.5~2.0米。应每50cm测定一次含水率,用以判定土基的湿软程度。要加强沿线地下水、层间水的调查,对地下水引起的病害应查明水源。
4.路面使用状况调查
(1)旧路技术状况评价应严格按照《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有关规定,对旧路路面结构强度、破损率、平整度等3项指标进行调查。其中破损率(PCI)和平整度(QRI)指标用于对旧路进行综合评价,说明公路改建或改造的必要性;路面结构强度(PSSI)为实测指标,用以判定旧路面强度状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补强设计。
(2)对旧路面应现场钻孔取芯或挖探坑检测,频率不小于1个/公里,深度应大于旧路面结构层总厚度,并在施工图设计中附有芯样照片与各结构层完整性状况的简要说明。
(3)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还应对断板率、板底脱空状况进行调查;对拟利用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必须进行劈裂强度试验,确定弯拉强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并附相关试验报告。
5.对全线旧桥建设年代、设计荷载、桥梁结构、水文地质和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对桥梁技术状况进行评定。对旧桥结构完好,无法判定或需要提高荷载等级的,必要时应进行荷载试验,以确定旧桥承载能力。
6.涵洞、排水设施调查时,设计单位应逐个核查沿线现有排水设施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并对存在问题进行详细描述。
7.交通流量调查应实事求是,在收集现有交通流量资料的基础上,对拟改建路段交通量及交通构成进行实地观测和调查,预测分析远景交通量。
(三)路线平纵面设计
1.路线设计应贯彻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原则,注意与沿线环境和景观的协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方便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服务城镇化建设。
2.路线设计应尽量利用旧路、现有桥梁和隧道,避免大改大调和大填大挖,防止诱发新的地质病害;同时应尽量避免穿越滑坡、泥石流、软土、沼泽、断层等地质不良路段。
3.一条农村公路可视具体情况分段采用不同技术等级,但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设置过渡段,确保过渡段长度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并设置警告标志。
4.路线设计时,应避免采用极限指标。应对不符合标准及规范规定的小半径、小偏角、视距不良等平面指标,以及超限纵坡、连续长大纵坡,特别是平纵指标较差宜造成事故多发的路段进行改造或优化。
5.对于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个别平纵指标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或需要降低技术指标的,设计单位应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和论证,以利正确决策。
6.对于回头弯、小半径等视距不良路段,应开挖视距平台,并增设警告标志。
7.路线设计时应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尽量做到填挖平衡,避免大填大挖,不切合实际的采用较高指标。条件允许时,可采取桥梁或隧道方式,减少路基填筑和路基开挖工程量。
(四)路基工程
1.沿河、沿溪公路的路基边缘设计标高,应不低于路基设计洪水频率的水位加壅水高,并预留0.5m的安全高度。
2.路基填方
(1)路基填筑填料的选择应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其CBR值必须满足规范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应优先采用砾类土、砂类土等水稳性较好的材料。采用细粒土做填料时,其强度应满足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当细粒土填料强度不满足要求或进行路床加固时,可掺加水泥或石灰进行改良;水泥或石灰的参加比例应通过试验确定。
(2)桥涵台背填筑、车行道路面下暗埋管线沟槽回填宜采用砂砾、粗砂等透水性材料回填压实。透水性材料缺乏时,可采用以水泥或石灰为结合料的无机结合料材料填筑。
(3)应高度重视废渣土、废旧混凝土和废旧砖石及其它废旧圬工砌体的再生利用,结合实际条件在路基填料及基底换填处理中予以考虑。
(4)路基填挖过渡段及旧路路基加宽设计时,应严格按照挖台阶进行设计,台阶宽度原则上不小于2米,并适当提高路基压实度1%,以确保压实质量和整体稳定,避免产生工后不均匀沉降。
3.路基挖方
(1)路基挖方设计应在地质勘探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土质和石质,充分考虑岩层结构和地下水发育情况,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设计规范和现行标准,合理确定边坡开挖分台阶高度、边坡坡率、平台宽度等,确保边坡稳定。
(2)挖除和换填
当路线经过湿陷性黄土地区时,应挖除路床上部40厘米并采用水泥或石灰稳定土进行换填处理。
(3)取、弃土场
路基填挖设计时应尽量做到填挖平衡,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取、弃土场的设计应综合考虑沿线地形、地质情况,并进行详细的防护、绿化设计,减少水土流失。
4.路基防护
(1)边坡防护设计以不引发新的地质灾害、不过多增加投资为原则。上边坡防护要与公路沿线自然景观相协调,路基加宽路段应多帮少挖,尽可能减少对上边坡的扰动。
(2)挡墙断面形式的选择应结合现场实际,根据计算结果合理选取;同时应尽量避免设置高、长挡墙。
一般填方或挖方边坡坡面宜采取骨架护坡加草(灌)绿化、矮挡墙配合草(灌)绿化等防护措施。
沿河、沿沟道路位于冲刷特别严重的路段,浸水挡土墙常水位以上1米以下范围应采用水泥混凝土或片石混凝土结构型式。水流冲刷严重路段,应设置现浇混凝土或浆砌片石护坡、护坦、石笼等防冲刷措施。
(3)挡墙基础设计应在详细进行地质勘探和试验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基底承载力,基础埋置深度,确保结构设计稳定可靠。在非河道冲刷的平坦路段,挡墙埋置深度宜为1m;在沿河的冲刷路段,挡墙埋置深度应不小于最大冲刷线以下1m。地基承载力不足时,沿河挡墙可采用换填砂砾或贫混凝土加固;无冲刷的平坦地段可采用水泥或石灰为结合料的无机结合料换填,换填深度一般为60~80cm。
(4)对于已出现裂缝、鼓胀、错台等病害的挡墙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干砌挡土墙,应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拆除重建。
(5)上边坡崩塌、落石防护应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及工程具体要求,采用阶梯式护面墙结合绿化、锚杆(索)框格结合绿化、挂网防护等防护方式。
上边坡高度较小且有刷坡治理空间的边坡崩塌(滑塌)路段,可采取设置挡土墙、预留碎落平台并适当刷坡、清理坡面不稳定岩体等防治措施。
5.排水工程
(1)排水设计要绘制排水系统图,需新增设排水设施路段要与旧排水设施形成系统,保证水有出路。
(2)应根据当地降雨量、汇水面积和地形特点,合理确定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急流槽等排水设施结构形式和断面尺寸,并应注意与路边山体排洪沟、涵洞的衔接。
(3)过村镇路段排水设施应与城镇现有或规划的排水系统相协调。排水沟应保证居民出行安全和车辆通行安全,宜采用占地少的矩形断面。零星住户门前应采用矩形边沟加过户涵型式;穿越城镇、村庄等民居密集地段应设置带泄水孔的盖板边沟或采用集水井接暗管的路基排水方式。
(4)山区路段排水边沟设置应首先考虑排水功能需要,根据汇水面积大小,优先选择梯形边沟;汇水面积较小时,可采用浅碟形或L型水沟,确保行车安全。
(5)挖方路段或斜坡路堤上方流入路界的地表径流量大时,应设置梯形或矩形截水沟。深路堑或高路堤坡面径流量大时,其边坡平台应设置平台排水沟。陡坡或沟谷地段的排水设施,宜结合现场情况增设急流槽(管)、跌水等消能结构物。
(6)对地下水位较高、渗水量较大的填挖交界路段、挖方山体渗水路段应设置盲沟或渗沟,排除地下水,保证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盲沟设计应首选土工合成材料盲沟。渗沟采用片石渗沟。
6.特殊路基
(1)山区道路应尽量设法绕避滑坡、泥石流、崩塌等不良地质多发区域。无法绕避的路段,应在详细地质勘探和试验的基础上,采取以恢复植被、截水、护坡、拦挡、排导和防护等工程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
(2)高边坡、特殊岩体和存在不利结构面的边坡,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支挡工程、防排水工程等预防措施,避免产生工程滑坡。
(3)平原区及山间盆地的鱼塘、河沟、湿地、回填场地等特殊地段存在软弱地基,应结合地质勘察报告、工程具体情况和实际条件确定相宜的处理措施。
(4)对于湿陷性黄土、软土路基、池塘沼泽等特殊路基填筑,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设计规范和现行标准,在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和试验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设计方案。同时,设计文件中应进行沉降观测设计,确保路基稳定性。
(五)路面工程
1.路面设计应充分考虑利用旧路强度,结合旧路病害及弯沉测定资料,分段进行补强或罩面设计。
2.路面铺筑前,应结合病害调查结果,对旧路病害进行彻底处理。采用半刚性基层结构补强时,应优先采用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或水泥稳定碎石结构。
3.沥青路面基层与面层之间必须设置同步碎石下封层;水泥混凝土路面与半刚性基层间应设置同步碎石封层,与贫混凝土基层或旧水泥混凝土面板间应设置沥青类隔离层或采用油毡做隔离层。
4.水泥混凝土路面换板路段,必须采用贫混凝土对基层局部破损进行修补。
5.沥青路面补强或罩面路段的起终点、补强与罩面路段,桥隧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衔接处要进行过渡段路面特殊设计。
6.旧路调坡后,当旧路以上填土高度小于基层结构层厚度时,应用基层材料进行回填;不能满足路面基层设计厚度时,应挖除原有旧路面,确保基层厚度。
7.设计中应对旧路材料充分再生利用,积极推广旧沥青路面冷再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等旧路材料再生新技术、新工艺。
(六)桥涵工程
1.桥型总体方案的选择应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环保及便于施工和养护”的原则,新建和改建桥涵宜采用标准跨径、技术成熟、容易施工、经济适用的结构型式。
2.桥梁下部结构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地勘资料以及当地施工经验合理选择:
(1)当地质条件较好、基岩埋深较浅或基岩裸露时,可以采用扩大基础;扩大基础嵌入基岩深度应结合冲刷计算、冻胀深度合理确定。基础埋置深度小于等于5m时,宜采用明挖基础;基础埋置深度大于5m时,宜采用钻(挖)孔桩基础。
(2)桥墩位于河道内的,桥墩及基础易受河水冲刷及有漂浮物撞击的,原则上承台顶应位于局部冲刷线以下,并设置桥墩防护措施。
(3)下部结构不应采用独柱墩(单支点)设计。如受建设条件限制而不得已采用独柱墩设计时,宜采用独柱+盖梁、墩梁固结等形式,增大整体抗倾覆安全性能。
3.桥梁上部结构应尽量选择技术成熟、工艺简单、施工进度快,且当地建设经验较丰富的结构型式,并充分考虑工期的影响。
4.设计单位应按照《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有关规定和要求,对原有桥梁进行技术状况评定;根据评定结果提出利用、修复、加固或拆除重建等建议和设计。
5.原则上采用新桥新标准验算,老桥老标准验算。对于旧桥检测和荷载试验评定属于一类、二类、三类桥梁,原则上应进行加固设计,以满足新改建桥梁设计标;对于使用状况良好,因经济条件暂不加固的桥梁,其两端应设置限载标志,标明桥梁承载能力;对于评定为四类(达不到使用标准的)、五类的桥梁,原则上应进行拆除重建设计。
6.对窄桥加宽应采用与原有桥梁相同或近似的结构型式和跨径,以使新老桥梁受力均匀;对于使用状况良好,因经济条件暂不加宽的桥梁,其两端应设置路基过渡段和窄桥标志,确保道路运营安全。
7.桥面铺装修复设计应以不增加桥梁恒载为原则;确需增加恒载时应进行承载力验算。
8.涵洞位置和孔径设计应充分考虑道路防排水和农田排灌需要,宜采用圆管涵、板涵和拱涵等经济适用的型式,同时要便于维修和养护。
9.桥涵与排水沟的清淤属日常养护范畴,其工程量不得计入预算。
(七)隧道工程
1.新建隧道应综合考虑现有道路通行能力和未来发展需要,遵照安全、经济、环保的原则,结合地形、地质、运营和管理等条件进行综合设计。隧道断面宜考虑后期增加车道等要求,减少隧道后期改建的困难。
2.隧道洞口位置的确定应遵循“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以减小洞口工程对自然景观的破坏。
3.隧道洞门形式的设计应保证营运安全,并与环境协调,保护和最大限度地恢复原有地形地貌。有条件时,应优先采用明洞式洞门。洞口宜采用绿色防护,采用种植或移栽土生草灌木恢复破坏的环境。
4.隧道衬砌设计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断面形状、支护结构、施工条件等,并应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衬砌应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隧道长期安全使用。
5.隧道通风、照明、供配电、消防、监控和通信等机电设施一般由专门的单位或专业进行设计,土建工程设计需注意做好机电设备预留洞室的接口工作,应加强专业间沟通。
(八)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应满足《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06)要求,同时应注意:
1.防撞护栏
(1)安防设施应按照交通运输部《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有关要求,在对路侧安全性能进行全面调查、评价的基础上,按照《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合理选择安保设施结构型式。
(2)一般路段原则上宜优先考虑采用波型梁防撞护栏;当护栏设置长度不足28米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护栏,长度不小于12米。不同形式的护栏之间应进行过渡处理。路基与桥梁连接段的护栏设置应保持防撞强度连续性。
(3)对于急弯、陡坡、连续下坡、视距不良、路侧险要路段应重点进行设计;对由于补强后路面标高抬升造成原有安保工程设施失效路段要进行针对性设计,确保安全有效。
(4)对于急弯、陡坡路段,路侧宽度条件允许时,可采用堆土防护的方法,确保行车安全。
2.交通标志
(1)交通标志和标线设计应满足《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要求。
(2)在高路堤、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等危险路段,应在路侧设置限速、警告、警示等标志;在视距不良的急弯路段,应设置限速、警告、线形诱导及反光镜等标志。
(3)设计中应该具有标志布设图和标志布设表。在改造道路设计中应分别注明新设标志、改移标志以及原有标志。要明确标志版面尺寸及相关内容。主要工程数量表中应明确标志板厚度与反光膜规格及数量。
3.交通标线
(1)在交通流量比较大、没有设置信号灯的路口,有条件的应进行标线渠化设计,规划引导交通。
(2)标线材料宜采用耐久性强、发光性能好、粘结力强以及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抗滑性的热熔型反光标线涂料。
(3)过村镇及学校路段应设置人行横道线或减速震荡标线,并设置黄闪灯,确保行人安全。
4.平面交叉
平面交叉设计时,应根据本项目在区域公路路网中的作用,综合考虑地形条件、被交路的等级、交通流量以及工程造价等因素,合理确定平面交叉的位置,选用合适的交叉类型。
主线与等级路交叉时,应进行详细的平面交叉设计。与等外路(通村路、机耕路)交叉时,应设置喇叭口进行顺接,顺接长度不小于20米,路面结构与主线相同;同时应增设平交道口标注。
5.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
(1)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应符合《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B04-2010)有关规定。
(2)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时,应对道路沿线环境与景观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在满足道路通行功能的前提下,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为出发点,充分体现“因地制宜”和“人性化”的特点。
(3)道路绿化设计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选择符合当地气候和特点的树种和苗木。设计时应考虑乔灌结合,尽量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4)设计时要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按照美丽干线公路和路域环境治理有关要求,完善路宅分家、路田分家相关设计。
五、施工图预算
(一)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施工图预算编制应按交通部现行《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B06-2007)、《公路工程概算定额》、《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以及《陕西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预算编制补充规定》等有关规定进行编制。
(二)其他工程费及间接费率计算时,应按照《陕西省交通厅关于执行交通部公路工程概算预算定额及编制办法的通知》有关规定,合理确定工程类别;按工程类别计算各项综合费率。
(三)应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参考陕西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工程定额站最新出版的《公路工程造价信息》,合理确定材料价格。如遇特殊情况,材料价格特别是地材价格变化较大时,应在预算编制说明中进行说明,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五)正确套用工程定额。定额套用与施工组织设计密切相关,应依据设计的工作内容及工程项目,合理套用相关定额。若采用了新技术、新方法,使设计施工内容与定额工作内容不符,应根据设计通过分析论证进行定额抽换或自编出补充定额套用,在编制说明加以说明并附相关资料以便审查。
(四)正确计算工程量。工程量应以图纸为基准,对于相同或相近的项目应适当分类,避免漏计、重计工程量。预算编制人员应熟练掌握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按照概、预算定额的总说明及章节说明正确摘取工程量,确定相关定额系数。
(六)新增占地费用包括耕地开垦费、耕地占用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勘测定界费等等。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用计算时,应严格执行国家及省上有关规定;若地方政府有优惠政策时,应附相关证明文件。
1、防撞护栏高程测量,以护栏顶面高程控制;
2、诱导缝(假缝)拆模后弹线切割,深度5mm。护栏的变形缝与诱导缝应充分考虑与模板接缝统一;
3、护栏顶面必须进行压光处理;
4、混凝土必须分层浇筑,曲面处应加强振捣,减少气泡发生;
5、选用专用的脱模剂,保证混凝土颜色均匀、表面光滑;
6、安装模板时注意预埋件及伸缩缝安装槽口的预留;安装外侧模板使用轮式悬臂小门架,并做好临时固定;
7、混凝土养生采用一布一塑不间断滴灌养生
1 护栏砼表面的蜂窝麻面面积不超过该面面积的0.5%,深度不超过10mm。
2 同一跨内的单侧护栏应一次性浇筑,端头模板应用钢模板,以保证端头外观平齐。
3 护栏面和接缝处不得有开裂现象。错台、平整度、外观质量问题要及时处理,并保证颜色一致。顶面平顺美观、高度一致。
4 护栏全桥线形直线段顺直,曲线段弧形圆顺,无折线与死弯。
5 护栏安装实测项目见质量评定标准表。
三波护栏是有三条波纹,波纹高85MM,三波护栏板长和双波护栏长度一样4320MM,宽度不一样双波是310mm,三波是506MM ,三波同场用在高速路上居多,三波护栏乡村上也有安装在较危险的地方,三波护栏颜色也可以根据要求定制。三波护栏与立柱连接方式有托架连接和防阻块联系,立柱有圆管和方管,根据要求定制,长度可以定制,波形护栏三波护栏板规格:4320*506*85*3.0/4.0,立柱140*2350*4.5/4.0,方管立柱:130*130*6*2540
三波护栏板:4320*506*85*3.0 价格是419元国标镀锌600克
立柱:140*4.5*2350 价格是191元国标600热镀锌
方立柱:130*130*6*2540价格是298元国标热镀锌600克
三波护栏板:4320*506*85*4.0 价格是534元国标热镀锌600克
高速公路上用的三波护栏板厚度是4.0的国标热镀锌或者是国标喷塑
三波护栏有两米间距也可以是四米间距,一般是两米间距,这样要看实际情况。
1、防撞护栏高程测量,以护栏顶面高程控制;
2、诱导缝(假缝)拆模后弹线切割,深度5mm。护栏的变形缝与诱导缝应充分考虑与模板接缝统一;
3、护栏顶面必须进行压光处理;
4、混凝土必须分层浇筑,曲面处应加强振捣,减少气泡发生;
5、选用专用的脱模剂,保证混凝土颜色均匀、表面光滑;
6、安装模板时注意预埋件及伸缩缝安装槽口的预留;安装外侧模板使用轮式悬臂小门架,并做好临时固定;
7、混凝土养生采用一布一塑不间断滴灌养生。
农村公路路边4米高需要加防护栏。一、农村公路特别在临水、临崖或相对高度在3一4米的陡坡,设置钢护栏。二、只有车辆行驶,超过4m应安装防撞栏杆;如有行人、有人行道,1.5m~2m就要安装护栏。
三、视所用的区域而定要注意,消防所用车道不允许设置此类固定设施。因为不能因为特种车辆的需要令外再开辟一条道。
不少于20厘米。
基础宜采用整体性好、强度高的石灰稳定土、工业废渣类、级配碎(砾)石掺灰和水泥稳定砂砾(包括砾石土)等半刚性基层,以及灰结碎(砾)石基层。基层厚度一般不应小于20cm,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不应低于80MPa.混凝土护栏的埋置深度一般为10~20cm.护栏两侧应就地浇筑宽度不小于10cm,厚度等于护栏埋置深度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嵌锁,混凝土标号不低于20号。
按行业标准一般道路护栏一节的长度是3.08米,这是根据其型材设计出来的尺寸,这个宽度会很大程度上减少一些原材料的浪费,如果宽度变小必然会增加柱子,这会增加很多不必要的耗材。而且这个长度相对来说也是非常安全稳固的。
我国高速公路设计规范里规定,边坡的坡度和路堤高度比例在1:1到1:4之间,边沟垂直深度不足4米就可以不安装防撞护栏。
美国的高速公路边坡的坡度和高度比例已经达到了1:4,有的甚至达到了1:6,几乎是和高速公路路面没有什么落差,车辆一旦冲出路面很少会出现损害和伤亡,并且可以自行回到路面上,因此美国的高速公路基本没防撞护栏。
但是中国因为受土地等因素的限制,高速公路的边坡比例和边沟深度虽然是符合了国家不安装防撞护栏的标准,但是还属于陡坡,车辆一旦冲出路面对于车辆的损害和对于人的损伤都比较严重。
现在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原有的设计规范中道路承受的车流量现在已经到达底线,所以说必须对原有的一些内容进行改进,使其符合我国现有国情。
一、标准护栏板总长度4320毫米(安装完毕后净剩4米)立柱间距4米。加强板是立柱间距2米
1、两波形梁护栏板的宽度310mm,波高85mm,板厚:3mm、4mm;理论重量:3mm厚的为49.16kg,4mm厚的为65.55kg;每公里3MM厚的重12.3吨,4MM厚的重16.388吨。
2、三波形梁护栏板的规格长4320毫米,波宽505毫米,高速公路护栏板施工,波高85mm,板厚:4mm;理论重量:102kg,配合130*130的方管立柱。
二、立柱:规格Φ114、Φ140mm长度根据要求一般为1.85米、1.95米、2米、2.15米壁厚4.5MM;理论重量:Φ114的12.15kg/m、Φ140mm的15.04kg/m.
三、标准段每公里用250块护栏板。立柱间距4米,每公里用251根立柱,端头2个,柱帽251个,防阻块251个,连接螺栓251套,拼接螺栓2008套.
四、波形梁护栏的表面处理可分为一下几种:
1、热镀锌——热镀锌是高速高速公路常见的一种表面处理方式
2、冷镀锌喷塑——冷镀锌喷塑一般应用于乡村或山区道路,这种表面处理相比热镀锌费用偏低一些,外型也比较美观。
3、热镀锌喷塑——热镀锌喷塑是三者当中抗腐蚀性能好,这种表面处理大多用在环境比较恶劣的环境,河南格拉瑞斯高速公路护栏板,在中国黑龙江、辽宁北部一带应用广泛。
据高速公路护栏板介绍,护栏板简单来说分为两个等级:A级和B级,A级用于高速公路,B级用于县乡道路。护栏最主要的形式-半刚性护栏。它是一种以波纹状钢护栏相互拼接并由主柱支撑的连续结构。这种机构的作用是起到了缓冲和吸收车辆碰撞产生的能量,使得车辆按正确的方向行驶。从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高速公路护栏A级要求高,国家规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 JTT 281-2007 公路波形梁钢护栏,规范中规定护栏板厚度为4.0,立柱规格为140*4.5打桩用立柱通常高度为2150,混凝土预埋通常高度为1100。用防阻块连接。螺栓为45号钢,AB防盗,柱帽厚度3.0,垫片4.0。